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Recherche
RESEARCH

平台概况

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微纳科学与分析测试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集成电路等方向紧缺人才,突破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关键技术,着力打造以自旋芯片为特色的国产全流程8英寸微纳加工及分析测试公共平台,主要开展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材料与物理、存储与存算器件、芯片集成工艺与设计、特色芯片表征与设备、微纳科学与分析测试等方向的研究。平台现有科研人员超6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0...

实验室及设备

团队概况

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超30人,为实验室开展高质量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自旋电子学开创者Albert Fert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IEEE Fellow、教育部长江学者赵巍胜教授领衔实验室团队,拥有国家级人才8人,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骨干占比超过80%。

新闻动态

  • 29

    2025-10

    融智赋能,创领未来,第27届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年会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成功举办

    秋意浅浅,桂影斜斜,10月24日至26日,第27届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年会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北京亚州怡红院联合主办,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北航国新院、天目山实验室、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承办,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北航房建成院士,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院士,清华大学胡事民院士,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总部党委书记陈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张毅以及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

  • 28

    2025-10

    北航国新院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示室温反铁磁隧穿新效应

    近日,北航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赵巍胜教授、张悦教授团队在非共线反铁磁自旋电子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在高质量RuO2外延单晶薄膜体系中发现了各向异性的隧穿磁电阻效应,且通过X射线磁圆二色谱、X射线磁线性二色谱、交换偏置等证明了室温反铁磁性的存在。该工作发现了室温共线反铁磁的隧穿效应,证明了RuO2是实现磁性存储的可选材料,为理解反铁磁自旋相关现象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以“Giant Spin-flop magnetoresistance in a collinear ...

  • 19

    2025-08

    第一届杭州国际纳米电子学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8月13日至15日,由北航国新院、北航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力支持的第一届杭州国际纳米电子学暑期学校(The 1st International Hangzhou Nanoelectronics Summer School)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北航副校长、北航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巍胜,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赵建华及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林晓阳共同担任主席。开幕式上,北航校长助理、国新院院长董卓宁向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

  • 31

    2025-05

    新型自旋电子学材料与器件国际研讨会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成功举办

    为交流自旋电子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发展趋势,为自旋电子学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推进自旋电子学材料与器件的创新发展,5月29日至30日,新型自旋电子学材料与器件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ovel Spin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北航)和超低功耗自旋存储与计算111引智基地主办,北航国新院承办。北航副校长赵巍胜教授、北航国...